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為推動祁連山國家公園高質量發展,切實提高國家公園綜合治理能力,5月18日,來自國內生態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青海西寧,圍繞祁連山國家公園科研體系建設進行深入探討交流,為國家公園建設把脈問診、建言獻策。
近年來,青海省將生態科研作為綠色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充分依托祁連山國家公園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多樣的生態系統,積極研究探索國家公園建設思路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聚焦守護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命題,以建設“生態科研高地”作答,在實現生態保護力度最大化上取得豐碩成果,生物多樣性保護監測體系逐步健全,本底資源基本摸清,生態系統綜合監測網絡全面構建,國家公園生態感知能力和生態資源保護管理水平顯著提升,大數據平臺建設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雪豹、荒漠貓、黑頸鶴等旗艦物種研究走在全國前列,祁連山國家公園國家長期科研基地、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生態科普站、生態監測定位站、森林動態監測大樣地順利建成。
在此期間,青海充分調動全社會各方力量參與,深化人才交流合作,融匯多領域專家學者的智慧力量和技術資源,圍繞國家公園建設的重大需求和重點任務,聚焦國家公園領域的前沿科學問題展開一系列研究,為國家公園的科學化、精準化、智慧化建設與管理提供科技支撐。一項項創新實踐在生態科研高地建設過程中落地見效,持續轉化為推進祁連山國家公園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為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引領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當天,青海大學研究員趙新全,清華大學國家公園研究院院長、教授楊銳,北京林業大學教授郭玉民等20位國內國家公園建設、生態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領域專家共同探討國家公園生態科研高地建設相關工作并作主題報告。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授牌,舉行祁連山國家公園專家工作室授牌儀式、祁連山國家公園專家庫專家聘書頒發儀式,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與中科院水生所、中科院西北院黑河站、中國林科院資源信息所簽訂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