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組織參觀者開展觀鳥活動。
游客在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參觀。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5月1日,我省各地文化旅游活動豐富多彩,科技館、博物館在假日期間頗受歡迎,游客數量再創新高。
位于西寧市城西區海湖新區的青海省科技館憑借沉浸式科普體驗,趣味十足的科普游戲,豐富多彩的科普知識,成為不少游客帶娃出行的選擇。
5月1日11時,青海省科技館的停車位上停滿了私家車,其中有不少“青B”“青E”牌照的車輛,館內的各類展品吸引了大批觀眾。在科技引領生活展廳,參觀者一起動手栽培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長方式,學習無土栽培技術。在航天之路展廳,大家通過講解員的講解和組裝長征五號,進一步了解了長征五號運載火箭。
不僅是各展廳,序廳的眾多活動也讓參觀者在互動中增長知識。以“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為主題的“航天歷程”科普展區分為“浩瀚的宇宙”“‘兩彈一星’的艱難起步”“航天新征程”3大展覽區域,依次向大家展示了種類繁多的宇宙天體以及我國航天事業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及“深空探測”的發展歷程,F場還借助科普圖文、航天器模型、多媒體播放、互動拓展專區、VR體驗等方式進行展示,在普及航天相關知識的同時,激發公眾對航天科技的熱情。
“科技館里的活動很豐富,從早上進來逛到下午還意猶未盡,想再體驗一次。”來自湟中區的李女士帶著孩子參加了多個現場活動,她表示,這樣的活動不僅體驗了假期出游的快樂,還在探索科學的過程中學到了知識、培養了興趣。
五一假期,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恢復開放,記者在博物館內看到,1層的地球科學廳、2層的自然資源廳和人與自然展廳、3層的礦物晶體展廳內參觀者絡繹不絕,游客或仔細觀看展陳物件,或用手機拍下展陳物件以備隨時欣賞。不管是高原的動物樣本還是品種繁多的礦物晶體,都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負責人張鐘月表示,為進一步豐富大眾文化生活,博物館在假期開展了“我和鳥兒有個約會”觀鳥活動和“高原上有趣的食物鏈”親子活動,讓大家在輕松的氛圍中提升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青海省博物館五一假期入館人數猛增,4月29日至5月1日共有10000余人進入青海省博物館感受青海文化的魅力。記者了解到,青海省博物館數字體驗館在五一假期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