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m id="cxs20"><object id="cxs20"></object></em>

      <rp id="cxs20"></rp>
    2. 站內檢索:
      您的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  /  國際新聞

      專訪:美國“零和經濟學”逆流而動難奏效——訪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者顧清揚

      來源:新華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23-04-30 20:50    編輯:杜可煊

        新華社新加坡4月30日電 專訪:美國“零和經濟學”逆流而動難奏效——訪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者顧清揚

        新華社記者蔡蜀亞 李?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美國近年來不斷違反公平競爭原則,試圖依靠貿易保護主義和“長臂管轄”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脫鉤”。這種以“你輸我贏”為目標的“零和經濟學”是逆全球化趨勢的開倒車行為,難以實現美國拉動制造業回流的愿望。

        “依靠市場競爭發展壯大制造業無可厚非,但美國從意識形態和國際地緣政治考慮出發,通過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以及‘長臂管轄’措施促使制造業回流是違背市場經濟原則的。”顧清揚說。

        他表示,被政治動員和大規模政府干預吸引回美國的制造業企業無法享受低成本,很難實現規模經濟,生產出的產品在國際上就會缺乏長期競爭力。這對美國本土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發展實際上也是不利的。

        顧清揚認為,美國此類做法不僅不利于市場參與者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從而降低成本,獲得最大利潤,還會進一步導致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混亂,使生產成本大幅上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得不到保障。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多屆美國政府都嘗試重振美國制造業,但美國制造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卻一路走低。制造業的回歸根本是要靠建立比較優勢,政治手段與產業補貼只能減緩美國制造業衰落的速度,很難改變美國制造業的困境。”他說。

        顧清揚表示,經濟全球化已使中美兩國的產業鏈、供應鏈深度交融。中國成熟的制造業為美國消費者供應了充足且物美價廉的產品。“通過政治手段與中國‘脫鉤’會推高美國生產生活成本,對其控制通脹并不是好消息。”

        “在當今世界,復雜的高端制造業發展必須依賴全球產業鏈提供半成品。一旦與中國‘脫鉤’,美國企業將失去此類半成品供應,造成美國制造業成本高漲,降低企業經營利潤。同時,美國政府為‘脫鉤’提供的大額補貼也會抑制美國企業的創造性,長遠看將降低其市場競爭力。”顧清揚說。

        顧清揚指出,各經濟體具有發展自身產業的自主權,在公平的市場競爭中可以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從而實現經濟發展。而如今美國不斷違反公平競爭原則,推行“零和經濟學”,是在與全球和平與發展的共識相背而行。

        美國“零和經濟學”也令其他國家和地區感到擔憂。“高度開放是東盟國家經濟的主要特征,通過互利合作推進現代化建設是東盟國家重要的發展戰略,但美國的‘零和經濟學’及‘脫鉤斷鏈’會抑制東盟國家對全球的開放度,無法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的貿易和投資資源,難以最大程度發揮東盟國家的比較優勢,進而影響到東盟國家的經濟進步和現代化建設進程。”顧清揚說。

        他表示,美國是諸多東盟國家的出口市場。隨著美國無視全球共同利益,不斷推行貿易保護主義,東盟國家應加強地區協調,降低對美國市場的出口依存度,通過東盟一體化等努力推進經貿合作多元化,從而對沖“脫鉤斷鏈”帶來的發展風險,使東盟更穩健、更健康地走向現代化。

        “發展是全球最大的共識,因此,通過全球大合作解決面對的問題、達到全球大繁榮才是正道坦途。”顧清揚說。

      相關新聞↓
      [ 打印 ]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在线日韩欧美亚洲另类

      1. 
        
        <em id="cxs20"><object id="cxs20"></object></em>

        <rp id="cxs20"></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