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m id="cxs20"><object id="cxs20"></object></em>

      <rp id="cxs20"></rp>
    2. 站內檢索:
      您的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  /  青海生態

      巴洪加羅:長江源頭水生態的守護者

      來源:西海都市報    作者:祁宗珠   發布時間:2023-04-28 08:09    編輯:孔令磊
      巴洪加羅。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4月,幾場大雪過后天空放晴。走進治多縣多彩鄉,眼前的世界只有2種顏色:雪白的高山、草原、古冰川,藍色的天空與湖水。站在海拔4000多米的索布查葉山下,你能聽清長江支流聶恰曲源頭地區山谷里的水流聲。

        聶恰曲是一條長175公里的長江支流,因流經治多縣多彩鄉以及縣城所在地加吉博洛鎮,被當地人稱為母親河。說起聶恰曲,多彩鄉達生村牧民巴洪加羅是最有發言權的當地人之一,為了保護聶恰曲生態環境,巴洪加羅已經忙了整整13年。

        “河里有垃圾,動物喝了這樣的水,會不會生?”“會!”2010年的一天,巴洪加羅在牧場上散步的時候,偶然想起這樣一個問題。思來想去,他抬頭望望眼前的牦牛和牧場,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我能做點什么才能讓牦牛更加健康、讓草場更加干凈?”新的問題不斷在巴洪加羅腦海中產生,他也決定撿拾聶恰曲源頭地區的各類垃圾。

        從那時起,多彩鄉達生村的草原上經常能看到這樣一幕:巴洪加羅在馬背上綁著一個袋子,遇到有垃圾時,他趕緊下馬,把垃圾裝進袋子里。

        很快,在巴洪加羅的影響下,同村的3名牧民也加入了他的隊伍。

        “保護牛羊,保護草場。”幾年下來,巴洪加羅更愿意用這個說法勸說村里人加入他的隊伍。到2013年,巴洪加羅的隊伍已經明顯壯大,村里有12名牧民利用閑暇時間,跟隨巴洪加羅到河谷、牧場撿拾垃圾。

        “聶恰曲有多少源頭?”隨著撿拾隊伍的壯大,有人這樣問巴洪加羅。巴洪加羅一時語塞,不知道如何回答。于是,巴洪加羅有了深入認識聶恰曲的想法。

      長江支流聶恰曲源頭地區的冰川。圖片由治多縣委宣傳部提供

        2016年,巴洪加羅幾經努力,終于說服當地4個村的47名牧民,對母親河的源頭開展統計和觀察。

        那一年,他們用2個月的時間,統計出治多縣母親河聶恰曲共有1337處水源。此后的幾年時間里,他又帶著牧民,核查、細化這個數字。

        “你們有報告嗎?”一次偶然的詢問,讓巴洪加羅有了整理數據,寫一部聶恰曲水源調查報告的想法。2017年起,他又拉著村里的牧民,嘗試著把深藏在牧民腦海中的水源地信息細化成文字材料。也就是那一年,在多彩鄉及治多縣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他制作出了用于統計聶恰曲水源的表格。

        為了及時掌握聶恰曲源頭水位的變化情況,巴洪加羅和牧民們根據經驗,決定在每年3月和9月觀察水位情況。

        怎樣才能精確統計聶恰曲源頭地區河流水位的上漲呢?牧民們紛紛支招,最后想出了用大石頭標記點位,用卷尺測量水深的方法。很快,在牧民們的共同努力下,他們調查確定,達生村共有767處水源,其中冬季不結冰的泉眼有70個。

        也就是從2017年開始,巴洪加羅和牧民們準確掌握了聶恰曲源頭地區河流春、秋兩季的水位情況。因為要統計數據,所以巴洪加羅意識到,有必要吸納一批有文化的年輕人從事這項工作。

        2019年,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巴洪加羅以聶恰曲源頭地區的冰川“索布查葉”為名,申請成立多彩鄉達生村索布查葉水源保護青年志愿者服務隊。那年,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吸引了7名大學生。

        打字、做表格、填表格、裝訂……一段時間后,大學生們建議巴洪加羅制作一幅水源地手繪地圖,于是他們根據之前的統計資料,開始繪制地圖。

        到2020年,志愿隊有成員127人,其中有高校學歷證書的38人。隨著團隊的規模越來越大,巴洪加羅和隊員們商議,除了調查水源,青年志愿者服務隊還應該拍攝聶恰曲源頭地區河流的視頻、照片,觀察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當地所有地貌。

        最新調查發現,聶恰曲源頭地區有固定水源767處,溫泉70處,四季可飲用的168處,噴泉有386處,大小湖泊125處,還有流入長江源的25個冰川水源地……巴洪加羅說,這些精確數據的獲取,離不開127名青年志愿者服務隊成員的努力。

        最讓巴洪加羅高興的是,2021年,長江源綜合科考隊在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多彩鄉達生村發現了第四紀古冰川遺跡——索布查葉。巴洪加羅從專家口中得知,索布查葉冰川遺跡是長江與瀾滄江的分水嶺,也是長江源區最長、最大、最典型的一塊古冰川,至今已有11500年的歷史,保護好索布查葉冰川,保護好聶恰曲源頭地區生態環境十分重要。

        “今后要做什么?”“繼續保護好長江源頭的生態環境。”巴洪加羅說,保護長江源頭生態環境是他一生的追求。

      相關新聞↓
      [ 打印 ]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在线日韩欧美亚洲另类

      1. 
        
        <em id="cxs20"><object id="cxs20"></object></em>

        <rp id="cxs20"></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