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m id="cxs20"><object id="cxs20"></object></em>

      <rp id="cxs20"></rp>
    2. 站內檢索:
      您的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  /  聚焦青海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細微之處潤民心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倪曉穎 徐志濤   發布時間:2023-04-23 08:06    編輯:馬燕燕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有什么心愿就寫在這張微心愿卡上,我們會盡最大能力幫你完成。”不久前,西寧市城西區虎臺街道新西社區的困難群眾、殘疾居民都收到了一張微心愿卡。20余名困難群眾、殘疾朋友填寫心愿卡后,僅僅一周時間,小小的愿望在社區在職黨員和志愿服務隊的幫助下得以實現。

        這是新西社區開展的“移動辦公桌”服務活動中一項重要內容。每周五下午,社區工作人員都會走進小區樓院進行“現場”辦公,為居民辦理高齡補貼審核、就業失業證審核、養老認證、解答惠民政策等各項業務,同時還送上了一張微心愿卡,困難群眾、殘疾居民有啥愿望都可以寫在上面。

      “移動辦公桌”走進小區樓院。

      在“石榴籽家園”參加文化活動。攝影: 倪曉穎

        基層工作千頭萬緒,群眾需求各不相同。為更精準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提升文明實踐服務質量,新西社區緊密結合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廣泛動員黨員干部開展“黨員入格一網兜底”“雙進雙聯四服務”活動,與群眾嘮家常、講政策、送關懷,通過面對面交流和問卷調查等形式征集群眾“微心愿”。

        “收集‘微心愿’,解決‘小困難’,帶來‘大溫暖’,目前,我們已收集群眾‘微心愿’21個,并將其全部納入心愿清單,靶向瞄準問題,精準對口解決。”新西社區居委會主任宋江涌說。

        文明實踐最好的行動方式是志愿服務,最好的工作機制是開展結對幫建。

        “醫生每月都來小區義診,還有志愿者把藥送到家里來,對我們老年人來說真是太方便了!”在鹽湖小區義診現場,居民黃梅說,她得糖尿病和高血壓已有十幾年,需要定期到醫院復診開藥,因為歲數大了腿腳不便,上醫院非常麻煩,現在再也不用為這事發愁了。因為隨著社區建立社醫聯建幫扶機制,虎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簽約醫生,定期都會到小區樓院服務,融合看病、取藥、體檢、保健培訓、康復訓練、免費按摩、健康教育講座等功能,小區居民享受到了家門口零距離的優質醫療服務。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新西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深入小區樓院、服務居民群眾,圍繞“為老、為小、為困難群體、為需要心理疏導和情感慰藉人群、為社會公共需要”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主題,開展了豐富、精準、優質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4月2日一大早,西川南路1號馨寧小區涼亭里便傳來陣陣掌聲和歡笑聲,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居民圍觀聆聽。“兩會情系民生,關注民生,回應民生,一系列戰略布局、工作部署鼓舞人心、催人奮進。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到的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內容都與咱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新西社區“移動宣講隊”成員張小龍用通俗易懂的話語,把全國兩會精神傳遞到了群眾身邊。

        一口鄉音、幾把馬扎,一個“微課堂”“微宣講”就能開起來。為不拘形式、不落俗套,社區還把宣講搬到小區樓院、居民家中,把黨的理論宣講融入茶余飯后、街頭巷尾,真正實現了“居民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好日子是干出來的。一堂堂帶著新鮮“泥土味”的理論宣講,一件件辦到百姓“心坎里”的實事,一場場送到群眾“家門口”的暖心服務……在新西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場景處處可見。社區居民們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多樣化、便民化的服務。“我們不能幫助所有人,但是能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新西社區“移動志愿者服務隊”成員陳江鴻說。

        宣傳群眾最想聽的內容,開展群眾最喜愛的活動,講解群眾最想學的知識,提供群眾最需要的服務。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在社區“遍地開花”。在日間照料中心,志愿者分工合作,為老人提供貼心服務;在校園,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讓孩子們用獨特的方式感受祖國的發展;在困難群眾家中,志愿者們送上慰問和幫助,傳遞社會溫暖;在文明實踐站,各類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講座,引導群眾積極、樂觀共享美好生活;開展公益收納培訓、健康查體、反詐騙宣傳等志愿服務……

        同時,新西社區還廣泛開展了“最美家庭”“美麗庭院”“好婆婆”“好媳婦”評選等一系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讓平凡樸實的身邊人、身邊事,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推動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深入人心。

        一個個文明實踐活動貼民心、達民意、暖人心,一項項志愿服務為群眾幸福“加碼”。截至目前,社區已組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6支,文明實踐志愿者數量達到100余人,開展文明實踐活動30余場次。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讓群眾享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也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浸潤”到群眾心間。

        “政府工作報告里的‘硬核’民生‘紅包’暖心又給力,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關鍵在行動,站穩人民立場,始終堅定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以‘拼’的精神、‘闖’的干勁、‘創’的勇氣,感恩奮進、擔當實干,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把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辦好辦實,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宋江涌堅定地說。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新征程再出發。黨員群眾在黨的二十大、全國兩會精神及省黨代會的指引下,匯聚成振奮人心的春潮,踔厲奮發,譜寫新的精彩樂章。

      相關新聞↓
      [ 打印 ]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在线日韩欧美亚洲另类

      1. 
        
        <em id="cxs20"><object id="cxs20"></object></em>

        <rp id="cxs20"></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