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佐民(右二)和同事一起學習黨的有關理論知識。丁玉梅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以‘責任心’換取群眾‘安心’,以‘耐心’換取群眾‘放心’,以‘細心’換取群眾‘省心’”,這是祁佐民常說的一句話。他扎根基層,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以優異的成績贏得群眾的好評,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優秀公務員的良好品質和素養。
祁佐民是海北藏族自治州紀委監委第四派駐紀檢監察組組長,2015年2月,被省國土資源廳評為“全省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先進個人”;2021年6月,被海北州委、州政府評為“海北州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2023年3月,榮獲第四屆青海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
“叔叔,最近忙不忙,多休息注意身體,電動輪椅非常好用,謝謝您!”收到這條短信的祁佐民臉上滿是欣慰的笑意,這是他聯點幫扶脫貧戶陳喜貴的小女兒發來的問候短信。
祁佐民跟陳家的相識還得從2015年說起。精準脫貧工作全面展開時,曾任海北州自然資源局辦公室主任的祁佐民,成為門源回族自治縣泉口鎮大灣村駐村工作隊的一員。
駐村走訪時第一次來到陳家,看著比自己女兒大不了多少的孩子癱瘓在床,祁佐民心里十分難過,離開陳家時他暗暗下決心:一定要盡自己所能幫助這個孩子!
后來,祁佐民四處托人打聽,有朋友告訴他北京有專家可以做手術,祁佐民又咨詢民政等部門,申請救助資金。同時他還經常去醫院、家中看望小姑娘,用真摯的關愛燃起小姑娘一定要站起來的勇氣和決心。
經過手術治療以及后期康復訓練,陳家小女兒不僅能坐到輪椅上,還能自己緩步慢行幾十步。“前幾天,小姑娘告訴我,她的輪椅壞了,我聯系相關部門,協調了一輛電動輪椅。”看著陳喜貴發來的視頻上,小姑娘自己操作輪椅進出家門,祁佐民心里別提有多開心了。
在大灣村駐村期間,祁佐民與群眾同吃同住,深入田間地頭,挨家挨戶調查了解村情民意,宣傳黨的惠農政策。力所能及地解決村民們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時常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群眾也逐漸將他當作最信任的人。
駐村的日子,讓祁佐民和大灣村村民處得像家人一樣。結束精準脫貧工作回到崗位的祁佐民,時;卮鬄炒蹇赐蠹,村里老人見到他,總會親切地握著他的手,和他說一說近況,囑咐他多來村里轉轉。
在去大灣村駐村前,祁佐民還在泉口鎮旱臺村、西灘鄉下西灘村當過駐村黨支部副書記。多年的基層工作經驗,祁佐民始終堅持群眾路線,不怕吃苦、不畏艱險,也讓他成為工作中的“行家里手”。
在擔任海北州自然資源局辦公室主任期間,祁佐民先后參與起草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耕地保護等方面重要文稿80多篇,撰寫工作總結、匯報材料、調研報告等200余篇,為組織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多篇調研報告在全省國土資源系統和本地區獲得名次。
自木里礦區及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攻堅戰打響,海北州自然資源局擔負起時代重任。“任務重、時間緊,我們需要及時掌握攻堅行動各個項目的進展情況。”于是,祁佐民和同事們共同創新建立“日動態、周報告、月總結、進度條”等工作機制,實現整治措施動態化、整治進度可視化、整治數據圖表化。
“老祁,公路征地復墾施工方和群眾,發生草場糾紛!”接到同事電話,祁佐民立即趕赴現場,到現場詳細了解后,才得知復墾刷坡增加了草場占用面積,這是群眾堅決不答應的,但如果不刷坡就不符合土地復墾的要求,工程無法驗收。
“利用廢料堆砌成斜坡,再覆土補種草籽進行復綠,就不用刷坡度了。”祁佐民找到施工隊,說出自己的想法,這一辦法使得矛盾雙方都非常滿意。離開工地,草場主人不停地向祁佐民豎大拇指,用藏語說著感謝的話。
門源“1·08”地震發生后,加班加點奮戰在工作一線;2019年11月,在一次綜合性督查迎檢工作中,堅持連續工作40多個小時……無論是面對同事、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還是人民群眾,祁佐民總是把“解民憂、暖民心”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始終積極熱情地投身于平凡的工作崗位中,用點滴言行生動詮釋為民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