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記者 王瑞欣 報道)又到候鳥遷飛時節,為保障候鳥平安遷徙、越冬,青海采取了多種“護航”措施。近日,在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召開的青海省候鳥遷飛通道保護座談會上明確,我省將積極搭建水鳥和棲息地數據庫,逐步建立健全系統完整的候鳥及其棲息地調查監測體系,確保遷飛候鳥有更安全的飛行通道。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球共有9條主要的候鳥遷飛通道,其中有4條經過中國,從東至西分別為西太平洋遷飛通道、東亞-澳大利亞遷飛通道、中亞遷飛通道和西亞-東非遷飛通道,而青海恰好處于東亞—澳大利亞、中亞—印度兩條國際候鳥遷徙的交匯點,是國際候鳥遷徙通道的重要節點和重要遷徙停歇地。近年來,隨著我省生態環境的不斷向好,每年進入遷徙期,大量南遷前往越冬地的候鳥都會成為我們的“訪客”,將青海湖濕地作為它們的停歇地和“加油站”。
在候鳥遷飛通道保護座談會上,來自北京林業大學郭玉民教授、中國林業科學院張國鋼研究員、中山大學劉陽教授分別圍繞“候鳥遷徙通道和路線的區別、全球候鳥遷飛規律、新設備集成的使用、青海候鳥遷飛的主要通道和路線”等內容展開座談,建言獻策,提出了創新性、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李來興研究員、青海師范大學陳振寧教授、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王艦艇會長分別圍繞我省水鳥棲息地保護現狀、鳥類種類及分布情況及我省候鳥遷飛過去和現在的變化等方面作交流發言。
為進一步做好候鳥遷飛通道的研究和保護,省林草局將進一步研究候鳥遷飛通道和線路,積極推動候鳥遷飛通道和線路濕地保護,持續開展候鳥同步調查,通過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等政策法規,搭建水鳥和棲息地數據庫,逐步建立健全系統完整的候鳥及其棲息地調查監測體系。同時,將抓緊建設40處候鳥監測站點,認真分析研究空缺保護地,將更多候鳥遷徙路線上的棲息地納入重要濕地,全力保護好途經青海的候鳥遷飛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