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soyhb"><td id="soyhb"></td></legend>
      <listing id="soyhb"></listing>
        1. <code id="soyhb"></code>
          <th id="soyhb"></th>

        2. 站內檢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聞網 / 青海生態

          510萬公頃!青海濕地面積全國最大

          來源:西海都市報    作者:趙俊杰    發布時間:2022-11-05 07:32    編輯:孔令磊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11月5日,《濕地公約》第14屆締約方大會主會場活動在湖北省武漢市拉開序幕。數據表明,近十年來,青海累計投入各類濕地保護資金11.78億元,開展濕地保護與恢復項目224項,一批退化濕地得到修復,濕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進一步增強,為筑牢“中華水塔”奠定基礎。

            青海濕地資源豐富,類型多,面積大,分布的濕地類型有沼澤草地、內陸灘涂、沼澤地、森林沼澤四大濕地類型。目前,全省建有3處國際重要濕地,8處濕地型自然保護區、19處國家濕地公園、32處省級重要濕地,初步形成以國家公園為主體、濕地型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國家濕地公園為補充的濕地保護地體系。豐富的資源、多樣的類型,強大的生態功能,使青海濕地成為我國乃至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生態調節區。特別是三江源區域,每年為下游提供近600億立方米的活水,有力支撐了中下游地區經濟發展。

            從2014年起,青海啟動實施重要濕地監測評估工作,對國際重要濕地、濕地自然保護區、國家濕地公園開展系統監測評估。2018年,青海在西北五省區率先啟動泥炭沼澤碳庫調查項目,基本摸清全省泥炭沼澤面積和儲量。在全國率先實施了濕地生態管護員制度,平均按2000公頃濕地設置1名管護崗位,三江源綜合試驗區22市縣設置963名濕地管護員。

            近十年來,青海濕地保護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采取地形地貌修復、自然岸線維護、河湖水系連通、植被恢復、野生動物棲息地恢復等措施,覆蓋三江源、祁連山、青海湖、柴達木盆地、河湟流域等五大生態板塊。通過劃建濕地公園等搶救性保護措施,初步形成了以國家公園為主體,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為基礎,濕地公園為補充的濕地保護體系,全省過半的濕地面積被列入保護范圍。

            目前,青海省濕地面積510萬公頃,占全國濕地總面積的21.86%,濕地面積位居全國第一,濕地保護率達64.32%,成為世界影響力最大的生態調節區。相比國內其他地區,青海獨特的生態環境,造就了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獨一無二的大面積濕地生態系統;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遺傳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是高寒生物自然物種資源庫,承擔著維護國家乃至北半球生態安全的使命,事關國家生態安全與長遠發展。

          相關新聞↓
          [ 打印 ]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av不卡免费播

          <legend id="soyhb"><td id="soyhb"></td></legend>
              <listing id="soyhb"></listing>
                1. <code id="soyhb"></code>
                  <th id="soyhb"></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