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soyhb"><td id="soyhb"></td></legend>
      <listing id="soyhb"></listing>
        1. <code id="soyhb"></code>
          <th id="soyhb"></th>

        2. 站內檢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聞網 / 青海各地

          【二十大精神在基層】把搭載幸福生活的“快遞”投進千家萬戶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賈泓 楊曉燕    發布時間:2022-11-04 08:20    編輯:孔令磊

          “紅色跑腿員”將快遞交到村民手上。楊曉燕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深秋時節,暖陽映照著西寧市湟中區上新莊鎮加牙村蜿蜒曲折的村道,一輛廂式貨車駛來,在一處鄉村快遞網點前停下,申通、中通、圓通、韻達、京東等兩三百件快遞包裹被有序卸下。這里位于河湟文化西寧產業園附近,與青海貴強物流園只有不到3公里的路程,正值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即將到來之際,快遞站點比以往忙碌很多。

            車旁,一對夫妻默契配合,快速分揀著傾瀉而下的快件。“5785、2623……”才旦卓瑪用終端掃描快件錄入系統,她的丈夫祁永強按順序將快遞一件件碼齊到貨架上,兩人動作嫻熟麻利。

            “學生放學的時候和大伙干完農活回家的時段,都是取件的高峰期。”才旦卓瑪站在貨架前不斷迎來取件村民:“考慮到村里老人多,用取件碼取件較麻煩,我們直接以手機號碼尾數后四位為取件依據,反倒更加便利,也更有利于我們編排快件放置位置,縮短找件時間。”

            “一件跨越千里的包裹、一個離家不遠的村級服務站,承載著村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快遞進村正是我們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體現。”上新莊鎮黨委副書記奎興玲介紹道:“今年以來,為切實解決快遞下鄉進村難題,上新莊鎮以黨建鏈帶動快遞鏈,以農村黨支部為主體,將鎮區及各村原有的村級電商站點,按片區整合后就地轉化為‘快遞驛站’,積極與貴強物流園內入駐的快遞公司對接,著力破解服務站點組建難、作用發揮難等瓶頸,讓廣大群眾樂享更多的便利和實惠。”

          井井有條的快遞站點。楊曉燕 攝

            才旦卓瑪夫妻倆經營的這家50余平方米的快遞服務站是由村黨支部書記解文協調村民后開設起來的“快遞進村”先行示范點,依托貴強物流園,全面整合快遞分揀中心、配送員等資源,以“郵快”“快快”合作等方式,打通農村快遞物流“最后一公里”。才旦卓瑪說:“別小看我們這個小小的快遞驛站,年派件量達到將近14萬件。”

            夕陽西下,農忙結束的村民步行來到快遞點,才旦卓瑪將寫有名字的快件遞到村民手里,大家十分熟絡地挨個拿到終端前自助出庫……農村電商早已成為他們生產生活的一部分。

            這時,村黨支部書記解文風風火火來到驛站,還未等說話,才旦卓瑪已經將單獨存放的幾個快遞遞了過來:“書記,我知道你這兩天忙,楊永剛的快遞我都整理好了,你直接掃碼出庫就行!”

            楊永剛是村里的獨居老人,兒女都在外工作,知道村里有了快遞驛站,時常在網上給老人買些生活用品。但老人取快遞不方便,解文就成了“跑腿員”。解文熟練且麻利地抱著快遞來到了老人家里直夸老人兒女孝順。老人楊永剛享受到了家門口收快遞的便利服務,笑得合不攏嘴:“兒女再孝順,也多虧了你們這些村干部,隔幾天就把快遞幫我帶到家里來,現在我就跟城里人一樣幸福。”

            奎興玲說:“快遞進村先行先試的做法在全鎮范圍內已經形成了示范帶動作用,我們將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通過探索設立‘紅色跑腿員’等方式,為身患疾病、路途較遠、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代取代寄服務,確保讓快遞進村的便利服務不漏一人。”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們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奎興玲一邊翻開自己隨身攜帶的學習筆記,一邊說:“我們將繼續通過‘黨建+快遞進村’工作的開展,進一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讓上新莊群眾的生活乘著物流發展的東風走上幸福的‘快車道’。”

          相關新聞↓
          [ 打印 ]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av不卡免费播

          <legend id="soyhb"><td id="soyhb"></td></legend>
              <listing id="soyhb"></listing>
                1. <code id="soyhb"></code>
                  <th id="soyhb"></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