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soyhb"><td id="soyhb"></td></legend>
      <listing id="soyhb"></listing>
        1. <code id="soyhb"></code>
          <th id="soyhb"></th>

        2. 站內檢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聞網 / 本網原創

          青海西寧:退役軍人亮本色 疫情防控顯擔當

          來源:青海新聞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22-11-03 17:15    編輯:陳郁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崳ㄓ浾 陳郁 通訊員 武志英 報道)十月下旬,青海西寧因為新冠疫情,全體居民居家辦公生活。在西寧全市上下同心抗疫過程中,有這么一群人義無反顧、火線“入格”,支援核酸篩查,落實防控措施,激活疫情防控“神經末梢”,筑牢群防群治嚴密防線。

            

            激活疫情防控“紅色細胞”

            10月21日,受疫情影響,西寧市城西區部分小區實行封控管理。“情況緊急,請各黨員下沉社區支援防疫工作!”在城西區通海路街道文成路社區激活應急調度機制之后,西城名邸小區一支來自各個基層單位的黨員先鋒隊迅速集結,上門排查、宣傳引導、核對信息、轉運重點人員等各項工作有序啟動。

            面對潛在的感染風險,西寧市水務局職工王曉平與同為退役軍人并多次參加志愿活動的李海軍、劉偉泰、丁毅等7人,主動找到小區黨支部書記齊連沈報到,包干小區6棟樓400多戶居民的信息核對、流調等工作。

            “各位志愿者,我們接下來的工作要深入各棟樓層,直面潛在風險,請大家根據教程學習正確穿脫防護服,對比細節做好自身防護,到達每戶居民家門口時要逐戶敲門并做好消殺,防范交叉感染風險,每人一個單元開展工作。”安排好小組工作后,王曉平與其他志愿者一起展開了流調工作。

            “這都晚上10點多了,還來敲門。”“實在不好意思,今天必須得完成信息采集及流調工作,深夜打擾實在抱歉,也請理解配合”。面對個別住戶的不理解,他們一遍遍解釋,因為他們清楚基礎數據的重要性,這些數據事關后續民生物資的統一配送,事關核酸采集“不漏一人”的準確性,事關小區的每一位居民,必須為自己所做的工作負責,為小區每一個居民負責。晚上11點多,志愿者們完成了小區所有人員的信息采集及流調工作,梳理匯總了老弱病殘孕等特殊情況需要關注的人員名單,方便后續針對性開展工作。

            

            構筑疫情防控“紅色網格”

            “核酸采樣時間上午8時開始,所有人員7:20前做好防護和其它準備工作。”10月21日大清早,志愿者劉偉泰、包輝、江德培、李海等人與社區干部迅速行動起來,搬物資、搭帳篷、擺圍欄、貼指引、設置警戒線,合力形成檢測點上有消殺、數據錄入有采集、信息通知有喊話、排隊秩序有引導、物資轉運有保障、特殊情況能關注的“紅色網格”。

            7:50,面對小區3600余名常住居民,4個分散采樣點完成場地布置。為確保核酸篩查不落一戶、不漏一人,江德培、李海等人拿著小喇叭成為引導喊話組成員,不斷提醒居民及時進行核酸采樣。包輝拿著采集設備成為掃碼登記員,開始準確錄入每位檢測者的信息。劉偉泰拿起噴壺成了消殺組人員,進行現場環境的消殺。

            4個核酸檢測點位,在寒冷的清晨,在秋雨的洗禮中,十余天的工作下來,每個點位每名志愿者平均每天面對900余人,2700余次消殺壺按壓,累計36000余人次的工作。有的人臉上勒出了深深的印記,有的人手上長出了密密的疹子,有的人磨破了手上的皮,有的人引導喊話嗓子沙啞,這是他們最真實的工作寫照。雖有艱難卻能迎難而上,因為他們都是共產黨員,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退役軍人,因為他們相信在科學的防控措施下,必將戰勝疫情,恢復往日的生活。

            

            發揮疫情防控“紅色力量”

            “兩袋50斤的面粉,2桶10斤的菜籽油,2袋8卷的紙巾”。“來個手推車,有物資需要搬運”……完成核酸采樣工作的梁春愛、晁華俊、丁毅等退役軍人志愿者和其他10余名志愿者一起組成物資轉運小組,將居民采購的物資統一轉運至廣場等開闊區域并進行消殺,逐家逐戶電話通知分時段領取采購的蔬菜包和生活用品,將采購物資及時送到每戶居民手中。同時,為了減少居民的恐慌情緒,他們通過業主微信群積極宣傳政府關于物資保障等方面的消息,引導小區居民理性消費,降低恐慌情緒。還發布官方購買渠道,方便居民購買生活物資。經過前3天的工作溝通協調,居民看到了政府的保障能力,雖然小區處于封控狀態,但是每天都有專門的物資保障車輛進入小區,排隊搶購物資的現象沒有了,大家都能按需進行物資采購?吹奖甲哂诟鱾崗位的退役軍人志愿者,跑前跑后、隨叫隨到,他們也被現場同事稱為“小馬達”。

            彰顯疫情防控“紅色品格”

            疫情無情人有情,面對疫情不計個人得失,沖在防疫一線,為群眾提供愛心服務。江德培30年軍旅生涯、王曉平23年軍旅磨礪、包輝20年軍營歷練、劉偉泰16年部隊錘煉……曾經相似的經歷,鑄就了他們共同的品格。

            雖然他們的黨齡不同、軍齡不同,但是軍營鑄就了他們優秀的軍人品質,始終保持著入黨時的初心,始終保持著軍人的本色,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從橄欖綠、天空藍、浪花白到志愿紅,他們堅定信念聽黨話、跟黨走,只待人民群眾的需要和黨組織的一聲召喚。正如他們的錚錚誓言:“脫下了軍裝、脫不下軍人擔當,若有戰、召必回!”

            疫情當前,小區、社區、街道到處都留下了退役軍人、黨員先鋒、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有的堅守在省境防控工作崗位上,有的投身于核酸檢測一線,有的奮戰在防控專班中……他們盡職盡責、不懼危險,用擔當筑起防疫的銅墻鐵壁。相信每一分努力都不會被辜負,每一分堅持都有所收獲。

            堅持就是勝利。大家堅信,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

          相關新聞↓
          [ 打印 ]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av不卡免费播

          <legend id="soyhb"><td id="soyhb"></td></legend>
              <listing id="soyhb"></listing>
                1. <code id="soyhb"></code>
                  <th id="soyhb"></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