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soyhb"><td id="soyhb"></td></legend>
      <listing id="soyhb"></listing>
        1. <code id="soyhb"></code>
          <th id="soyhb"></th>

        2. 站內檢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聞網 / 人物故事

          【二十大故事】“阿媽老師加油!把我們的心里話帶到會上”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薛軍 莫昌偉 張地委 董慧    發布時間:2022-10-22 09:11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得知我當選了黨的二十大代表,還要去北京,我的學生、同事、鄉親們紛紛祝賀我、鼓勵我,把身邊的變化、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說給我聽。學生們紛紛給我打電話、發微信,他們說,阿媽老師加油!把我們的心里話帶到會上。”10月17日,在青海代表團討論中,黨的二十大代表、同德縣尕巴松多鎮貢麻寄宿制小學教師劉秀青分享了她從草原帶來的故事。

            1994年,劉秀青畢業后來到了同德草原,成為了秀麻鄉斗后索寄宿制小學第一位女老師。那時,她眼前的學校,圍墻是土坯墻,黑板是邊緣不整的水泥抹成的,條件十分簡陋。

            “記得有一天,一個小女孩敲開了我的門,我出門一看,發現門口有一頭牦牛,上面馱著她的弟弟妹妹,三個孩子的臉在上學路上被樹杈子劃得青的青、紫的紫,弟弟的鞋子也在蹚河時被沖走了。”劉秀青感慨道,當時因為交通不便,居住在草原深處的牧民家的孩子上學十分不容易。

            看著身邊急需照顧的孩子們,劉秀青主動當起了保育員,為孩子們縫衣、剪發,還拿出自己的工資為孩子買一些生活必需品。她回憶說:“有一個小男孩因家人食物中毒救治不及時而成了孤兒。他的身子很弱,我就把他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他叫我‘阿媽老師’,其他的孩子也跟著叫了起來。”

            在劉秀青代表的描述中,新時代十年來,雪域高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族地區基礎教育也取得長足發展,學校成為了草原上最美的建筑,孩子們實現了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轉變。

            “當初那個瘦弱的小男孩如今長成了壯小伙,成了家立了業。他有一次和我視頻聊天時說,現在村里通了電、通了路,還有了車、有了電話,如果他的家人能趕上這么好的日子該有多好。”說到這里,劉秀青代表不禁哽咽,其他代表也都動容不已。

            劉秀青代表說,在黨的好政策指引下,社會生活的改變體現在方方面面,尤其是牧民們的教育理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鄉親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老師也成為了草原上最受尊敬的人。

            “現在,孩子們放假回家了還給老師打電話,說學校的宿舍溫暖、飯好吃,還想住到學校里。”劉秀青代表講述著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這當中,草原深處的滄桑巨變清晰可見。

          相關新聞↓
          [ 打印 ]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av不卡免费播

          <legend id="soyhb"><td id="soyhb"></td></legend>
              <listing id="soyhb"></listing>
                1. <code id="soyhb"></code>
                  <th id="soyhb"></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