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綿起伏的冰川雪山、碧水青山等青海元素閃耀青海展區。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金秋十月,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的“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迎來一波又一波觀眾,回顧共同走過的非凡十年。作為主題成就展地方展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青海展區以其獨有的風格元素贏得觀眾點贊。青海展區有哪些亮點和特色?西海都市報記者專訪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青海展區負責人張濤,了解策展布展背后的故事。
看展出形式
策展近半年觀眾看見青海巨變
“春天,展陳大綱及方案就在不斷修改,到秋天開展前,還在不斷調整和完善細節,所有工作人員與星辰相伴,與時間賽跑,希望能讓全國觀眾了解青海走過的非凡十年。”談起“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青海展區的布展過程,青海展區負責人張濤感慨道。
青海展區工作籌備歷經近半年時間,從4月啟動以來,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會同39家單位組成籌展工作專班,精心挑選了體現我省發展成就、獨特風貌的圖片39張、21種35件實物,1個沙盤模型和3個互動項目,確保青海展區飽含新時代的韻味、風采、氣派。
在展示內容上,青海展區綜合運用多種展示手段和方式,立體化、多角度、全景式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一步一步、扎扎實實不斷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高原大地落地見效,青海各項工作取得歷史性新成就新進展。
青海展區在形式設計上,主要以青海“山宗、水源、凈土”的地域特點為主題,以“大美青海·生態高地”為核心理念,以連綿起伏的冰川雪山、碧水青山為背景,用寫意的三江之水貫穿整個展廳,力求整體效果飽滿且富有層次。色彩選取上,以青海獨有的深邃藍為主色調,輔以生態綠、活力橙、溫暖橘,用獨有的青海元素裝點展廳。
講解員為觀眾講解青海單元中的精彩故事。
看亮點特色
青海元素解碼非凡十年
走進青海展區,現場豐富的視覺元素,凸顯青海十年來的亮點和成就。水塔狀的屏幕更是將三江源國家公園具象化,向觀眾訴說著三江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吸引觀眾的不僅僅是一件件展品,更是展品背后青海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方面作出的努力與成績。
在“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單元,我省攝影家在國際野生動物攝影大賽獲獎作品,直觀、生動展示了青海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的顯著成就。
“推進產業‘四地’建設”單元中,海南藏族自治州龍羊峽水光風電互補綜合展示沙盤,把地形地貌與“綠電”生產、輸送結合在一起,讓觀眾了解我省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的成功實踐。
三江源國家公園專題展示是青海展區的重點展項,展區運用3D場景、互動視頻、虛實結合等方式,再現冰川水滴、匯聚成河、奔流入海的恢宏氣勢,真實反映三江源保護成效和生態畫卷,表達我省各族群眾履行源頭責任、體現干流擔當、作出江源貢獻的堅定信念。
觀眾了解青海“綠電”輸送過程。
看內涵實力
35件實物折射特色產業跨越發展
在青海展區,除了照片和視頻,亮相展區的每一件實物也大有來頭。氯化鉀、鋰電池、紅枸杞、藏毯、青繡……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展品,生動展示了十年來青海特色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十年間,青海瞄準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的目標,基本建成鉀鈉鎂鋰氯五大產業集群,2021年全省鹽湖產業產值達332億元。高純氧化鎂晶體材料生產技術填補國內空白,成功研發新型鎂基超穩礦化土壤修復材料,并建成國內首條生產線,有效保障綠色優質高效農業的發展。
“手工藝品青繡的背后,凝聚著青海30萬繡娘的幸福生活。大家常見的養生保健品枸杞更是青海的生態產業、綠色產業和富民產業。”
作為青海展區的負責人,張濤介紹,今天的青海,經過各族群眾共同奮斗,正信心滿懷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邁進。希望可以通過青海展區的實物和圖片、視頻展示等,全面立體地呈現十年來青海在經濟、政治、社會、生態、文化等多個領域取得的成就,讓觀眾走進并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感受十年間青海的發展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