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遇到危重病人,她以院為家,日夜守護,直到病人轉危為安;遇到年邁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她精心照料,為老人摳出干結的大便緩解痛苦;遇到家庭困難的病人,她全力幫助,為病人送飯、組織捐款;遇到病人突發大出血情況危急,她毫不猶豫為病人獻血……她說:“病人需要,我就在!”她就是西寧市第二人民醫院內科黨支部書記、質控科副主任醫師焦崢。
2006年參加工作,200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焦崢十幾年的工作中,她總是很忙碌,穿梭在一個個病房里,堅守在臨床第一線。她把病人當親人,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始終以“挽救一個病人的生命,就挽救了一個家庭的幸福”為理念和“假如我是一個病人”的思考方式真誠對待每一位病人,以親切的態度拉近與病人、家屬的距離,以扎實的醫學專業功底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幫助患者解除病痛,用心用情保障群眾健康。
“焦大夫,我今天來復診了需要查哪些項目呀?”“焦大夫,您最近好嗎?疫情期間注意防護呀。”“焦大夫,祝您醫師節快樂!”這些都是焦崢曾經看過病的患者發來的信息,有的患者十幾年了依舊和焦崢保持著聯系。“每次收到康復患者的信息、電話,我都覺得特別溫暖,工作也更有動力了。”焦崢滿面笑容地說。
正是因為焦崢以真心對待患者,盡全力為患者診治,她才擁有了這么多朋友,她也真正詮釋了“看一個病人交一個朋友,做一臺手術出一個精品”。
家住西寧市湟中區的張先生就是焦崢的朋友之一。2010年,張先生到西寧市第二人民醫院就診,確診為胃癌。因張先生家庭并不富裕,無法承擔手術和后續治療的費用,他要求內科保守治療。焦崢和其團隊了解情況后,在消化科老專家張治民的指導下,為他采取了胃鏡下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2次,效果良好。在張先生出院后,焦崢也持續關心著他的情況,多次到家中隨訪,指導張先生用藥、飲食。“他現在挺好的,我前不久跟他聯系,得知他現在正常工作生活,我也替他開心。”談起張先生的近況,焦崢露出了笑容。
在采訪中,焦崢還向記者分享了很多她與患者的故事,她始終帶著笑意,眼神中流露出欣慰與自豪。“我的性格就是這樣,喜歡與患者聊天,所以他們也愿意什么都跟我說,讓我更好掌握情況,提供更精準的治療。”
雖然焦崢說的聽上去簡單輕松,但實際她付出了不少努力。她將提升自身業務能力作為終身課題,通過長年堅持閱讀國內外專業期刊、積極參加培訓,深入了解本專業現狀及發展趨勢,不斷提升服務患者的水平,先后發表高水平論文3篇,主持和參加多個科研項目,其中1項科研成果榮獲西寧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作為內科黨支部書記,焦崢認真履行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帶領支部班子抓制度、建機制、強服務,探索打造了“醫心向黨、服務相助”黨建品牌,為就診患者提供精心、細心、舒心的就醫服務,得到群眾的認可。
焦崢時刻牢記自己共產黨員的身份,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焦崢主動請纓,作為青海省第一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奔赴武漢開展疫情防控工作。52天內,焦崢在武漢新洲區中醫院參與救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96名,她在診療規范的基礎上給予個性化治療,受到患者和同事好評。面對壓力大、強度高、危險性高的一線疫情防控工作,焦崢不畏艱險、頂住壓力、克服困難,圓滿完成支援任務,在她的影響帶動下,有19名同志火線入黨。焦崢也榮獲了2020年度青海省優秀共產黨員、青海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的稱號。
今年4月,西寧再度發生新冠肺炎疫情時,焦崢又帶領100名醫護人員執行全市的全員核酸采樣任務,成立了臨時黨支部。作為支部書記,除了安排、協調工作外,焦崢每天還通過視頻、電話等方式了解隊員們的生活、工作情況和思想動態,幫助大家解決問題和困難,積極做好大家的思想工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作出表率,帶領出征在外的醫務人員克服困難、沖鋒在前,以專業的精神和嚴謹的作風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焦崢始終以“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為指導,立足本職、愛崗敬業、甘于奉獻,塑造了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