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soyhb"><td id="soyhb"></td></legend>
      <listing id="soyhb"></listing>
        1. <code id="soyhb"></code>
          <th id="soyhb"></th>

        2. 站內檢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聞網 / 人物故事

          【一線傳真】巴扎鄉里的那些暖心事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王一翔    發布時間:2022-10-15 07:56    編輯:李娜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巴扎藏族鄉以“黨建+”模式,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將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與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同步推進,不斷加強基本民生保障,在做實做細民生兜底保障上持續、集中發力,探索調解新機制,加大宣傳,選樹典型,通過“支部帶動+黨員沖鋒+群眾參與”的黨建引領新機制,全面調動黨員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參與感和認同感,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與鄉村振興雙融合、雙促進,增進各族群眾民生福祉。

            “以前我們的收入主要靠養牛羊和旅游季節開農家樂,2018年加西公路項目開始修建,大家都擔心修公路會影響大家的生活。還沒等我們反映問題,鄉上的干部主動與水電四局項目部溝通,現在我們村上60多戶人家基本都在項目部干活,掙上錢的同時還從項目部的漢族朋友那里學到了不少施工技術。”元甫村村民杜南拉說。

            巴扎藏族鄉始終堅持民生為先,聚焦各族群眾中的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收入家庭等特殊困難群體,完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等機制,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切實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逐步補齊由于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產生的基本民生保障短板和差距,促進各族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李利毛措在峽塘新村開了農家樂,每當旅游旺季,她不僅給過往游客帶來獨具特色的“花兒”歌曲,更是撐起了整個農家樂的后廚。她說:“這兩年鄉上組織了中式烹飪、面點、保潔、挖機等各類培訓班,我們村上好多人都參加了培訓,這對我們開農家樂和務工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并且鄉上還不定期給各村發送就業信息,讓外出務工人員有了更多的選擇。”

            今年以來,鄉上爭取上級項目資金實施基礎設施補短板工程累計投入資金300余萬元,新修水渠14.4公里,新建人畜飲水管網1.4公里,改造飲水管網12公里,新建水源地1處,擴建水源地1處。發放臨時救助71戶216人,共計48.51萬元。納入低保181戶474人,其中單獨納入8戶8人。

            麻蘭州是甘沖溝村村民,夫妻二人外出務工賺了些錢,去年夏天回來翻修了莊廓,在享受新家的同時,他們和鄰居王文學的矛盾也慢慢積累起來,“修房子的時候沒考慮到排水的問題,導致排水只能從王文學家的宅外地通過,當時也沒和人家好好協商,沒想到今年降雨量太大,導致我們兩家爭論不休,F在好了,鄉上不僅調解了我們的矛盾,還幫我們協調了一噸水泥,用成本價買到了排水渠,我和王文學也算是不打不相識,現在兩家走得很近。”

            在鄉矛盾糾紛調解人員的耐心勸解下,王文學、麻蘭州這對原本水火不容的鄰居,如今親如兄弟。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之前因為排水的事情,感到心里有個結,我們兩家鬧得很僵,鄉上的工作人員前前后后講了很多道理,做了很多工作,慢慢心里的疙瘩也解開了,回頭想想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出了地,他幫我修了墻,我們一起建好了排水渠,相互交流多了,感情也慢慢濃了,現在我們都加入了村上的矛盾糾紛調解隊。”王文學說。

            近年來,巴扎藏族鄉在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中,不斷增強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經常深入村社、深入群眾,調查研究,及時掌握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從感情上接近和融入群眾,用群眾聽得懂、看得見、易接受的方式進行調解,進一步提升了調解質量和效率,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促進了民族團結。

            8月,持續的高溫伴隨著連續的強降雨,在群眾轉移,防汛值守過程中,近鄰就是近親,峽塘村中的農家樂、賓館承擔了大部分群眾轉移安置任務,大家相互扶持,共克時艱。

            “大家都是鄉親,平時抬頭不見低頭見,我們店里有現成的資源,優先安排老人孩子入住,其他人在包間的沙發上擠一擠,大家同心協力,困難的日子很快也就過去了。”峽塘村村民星全明說。

            深夜的峽塘村二社疫情防控服務站內,條件雖然簡陋,但奶茶和炕土豆的香味久久回蕩,藏、土、回、漢等各族群眾親如一家,共同肩負起疫情防控的責任擔當。

            正是這些感動人心的一件件小事,讓巴扎藏族鄉的各族群眾時時感受到善良的浸潤,使各民族群眾血脈相連、榮辱與共,共同建設美好家園、共同創造幸福生活。

          相關新聞↓
          [ 打印 ]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av不卡免费播

          <legend id="soyhb"><td id="soyhb"></td></legend>
              <listing id="soyhb"></listing>
                1. <code id="soyhb"></code>
                  <th id="soyhb"></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