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soyhb"><td id="soyhb"></td></legend>
      <listing id="soyhb"></listing>
        1. <code id="soyhb"></code>
          <th id="soyhb"></th>

        2. 站內檢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聞網 / 人物故事

          【二十大代表風采】堅守高原 做孩子們的“阿媽老師”

          來源:西海都市報    作者:莫青    發布時間:2022-10-14 08:22    編輯:何繼紅

            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尕巴松多鎮貢麻寄宿制小學教師 劉秀青

          劉秀青(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人物名片:劉秀青,女,蒙古族,1994年7月從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師范學校畢業后,被分配到了同德縣秀麻鄉斗后索寄宿制小學,2018年調至同德縣尕巴松多鎮貢麻寄宿制小學。劉秀青在鄉村小學一干就是28年,收獲了牧民與學生的尊敬和愛戴,獲“青海省十杰教師”“青海省十大女杰”提名獎、“全國最美鄉村教師最受關注獎”“中國好人榜”等榮譽稱號。

            學生說她像媽媽一樣

            同德縣秀麻鄉斗后索寄宿制小學離同德縣城還有100多公里。“幾間小平房就是教室,夏天操場塵土飛揚,那時候的冬天很漫長很難熬?蛇@里的孩子淳樸老實,眼睛里都是對知識的渴望,對外面世界的向往。”劉秀青把回憶拉到了28年前,打開了話匣子,說起了她的孩子們。

            學生拉杰因為腿部燒傷,走路不方便,來學校時很不自信,不敢大聲說話,他還有經常流鼻血的毛病。“有一次,班里的學生來叫我,說拉杰流鼻血怎么都止不住,我趕緊起身往操場跑,簡單處理后,我背上他就往診所跑,一口氣跑到了診所,孩子的鼻血浸濕了我的衣服,順著我的脖子往下流,大夫做了止血處理還開了一些藥,孩子的情況有了好轉。”劉秀青說,看著她身上沾滿了血水,衛生院的大夫向她豎起了大拇指,孩子也緊緊抓著她的手不肯放開。

            從那以后,拉杰經常跟在劉老師身后,向她講述生活中的事情。拉杰逐漸變得自信起來。

            “我是他們的老師,更是他們的家長,不僅要教孩子們知識,還要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這樣我才算盡到了責任。”升學至六年級后,拉杰流鼻血的情況已經好多了,可劉老師背著孩子奔跑的身影還在。

            劉秀青回憶,從教這些年以來,自己背過的學生至少有七八名。“劉老師,您像媽媽一樣背著我去衛生院看病,關心我照顧我,才有了我的今天。我一輩子都感謝您。”前幾天,劉秀青收到了學生的短信,說起這件事情時,劉老師笑得很開心。

            和孩子一起見證學校變化

            2018年9月,因為身體原因,劉秀青不得不離開秀麻鄉斗后索寄宿制小學。“我來到了離縣城很近的一所學校,但每天都放心不下以前學校的那些孩子們。我常常望著遠方的雪山,想起斗后索的孩子,有時候想著想著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下來。”劉秀青來到新學校后,心里一直牽掛著山里的孩子。

            “國家政策越來越好,教育上的投入越來越多,做夢也沒有想到的事情都在學校發生著。教室都蓋成了磚瓦房,操場都是塑膠跑道,教學樓、公寓樓、多功能室一應俱全。孩子們在學校的生活也有了大的變化,一日三餐不重樣的飯菜,每天是四菜一湯,手抓羊肉是孩子們最喜歡吃的。”劉秀青笑得幸福。

            她還開玩笑說,以前電視上都沒見過的,現在都運用在教育教學中了。“電子白板、語音室、錄播室,智能化教學讓孩子們大開眼界,也打開了他們探知世界的興趣之門。”劉秀青說。

            前兩天,劉老師收到了一條信息,讓她淚流滿面。“劉老師,您好,15年前,您當過我的老師。前兩天,我在電視中看到了您,得知您要去北京,我為您高興。家里一直沒有信號,今天我專門爬到山上有信號的地方給您留言。我們的學校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樣子了,我們的生活也越過越好了,這離不開像您一樣善良的老師們。”尕解曾是劉秀青的學生,他和老師一起見證著學校的變化,一起見證著幸福的生活。

            為國家培養更多棟梁之材

            劉秀青在擔任語文教師及班主任的同時,主動承擔了“保育員”的工作,從早上孩子們起床,一直忙到晚上十點多才能休息。

            年紀小的學生尿床,清洗被褥的事情又落到了她的身上;學生的衣服破了,她就一針一線地縫上;學生的頭發臟了,她就為他們洗頭發,燙洗內衣;看著孩子們的小手凍得發紫,她就給孩子們買棉衣、棉鞋,手套、襪子……

            無怨無悔的傾力付出,家長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學生和牧民群眾都稱她為“媽媽老師”“阿媽小劉”,這樣稱呼了25年。

            “我的學生有一二百個,我都可以照顧得很好。但我連自己兩個孩子的家長會都沒有參加過。”劉秀青哽咽了。

            教師的責任千鈞重,只因他們一個肩膀挑著孩子的現在,一個肩膀挑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劉秀青總說,這都是她應該做的,是一名黨員教師應該做的。

            劉秀青說,斗后索的老阿媽知道她是黨的二十大代表后,天天給她發信息,詢問她的情況,叮囑她要穿得漂漂亮亮,叮囑她等大會閉幕后,一定要來斗后索看看,看看孩子們!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我要對得起學生們叫的這句‘阿媽老師’,作為一名黨的二十大代表,我感到非常光榮,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教育強國建設為己任,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棟梁之材。”劉秀青說。

          相關新聞↓
          [ 打印 ]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av不卡免费播

          <legend id="soyhb"><td id="soyhb"></td></legend>
              <listing id="soyhb"></listing>
                1. <code id="soyhb"></code>
                  <th id="soyhb"></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