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一抹“城管藍”早已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用微笑服務每一位市民。夜深人靜,當城市按下了暫停鍵,“城管藍”依然活躍在街頭巷尾,用汗水澆筑市民的美夢,他們就是被評為最美公務員集體的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通過大屏幕查看城市情況。攝影:王晶
溫情執法彰顯為民情懷
“大叔,今天生意怎么樣呀?”“你好啊,尼瑪同志,今天又這么早出來巡查?”一大早,攤販何鑒霖就在攤前忙碌。他穿著略顯破舊的黑色棉襖低頭蹲坐在地上,使勁地擦拭一雙皮鞋的鞋邊,頭發雖已花白但干起活來很是起勁。黑色、棕色等各種鞋油整齊地放置在身旁的木筐里。忙個不停的他見到巡查到這里的玉樹市城管局執法大隊的隊員們總會熱情地打招呼。
今年66歲的何鑒霖是四川人,十幾年前他只身一人來到玉樹,多年來并未成家,無兒無女的他靠著擺攤擦鞋、修家用電器維生。由于是流動擦鞋,一直沒有固定攤位,在得知其家庭情況后,玉樹市城管局執法大隊主動幫助其在結古大道康巴商城門口安排了一處攤位。
“流動攤販占道經營該處理還是要處理,但是他的實際困難我們也要盡力幫助解決。”玉樹市城管局綜合執法大隊西杭中隊隊長湯中華說。
根據規范經營的要求,現在何鑒霖每天定時定點經營,每天上午10時開工,晚上6時收工。有時候他沒出攤,巡查的隊員們還會給他打電話,問問他為何沒出攤,是否存在生活困難。“執法大隊的工作人員不僅幫我解決了實際問題,還經常在生活上關心我,玉樹這個城市很溫暖。”何鑒霖感慨說。
城市管理無止境,細微之處見真章。為全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玉樹市城管局堅持把“打造民生城管”的理念化作實際行動,將服務、管理、執法融為一體,創新打造出七分服務、兩分管理、一分執法的“721”工作體系,堅持365天如一日的工作態度,用柔性服務促進中性管理和剛性執法,推動城市管理工作向基層延伸,實現問題在一線解決。
綜合施策優化城市建設
“我家離這里比較遠,干完活就會在這歇歇腳。”正值中午,在位于玉樹州藏醫院旁的戶外勞動者驛站,環衛工人文毛打完卡后,嫻熟地拎起水壺給自己添滿。
驛站外觀古色古香,站內大約22平方米的地方,擺放著一張靠墻的長凳,電暖氣、微波爐、飲水機等生活必備物品一應俱全,裝飾雖然比較簡單,但是對于環衛工人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正在倒水的功夫,同事益西求措也走了進來。“咱們中午吃糌粑吧。”“好啊。”隨后兩人打開柜門,將青稞炒面倒入碗中,加點酥油茶和曲拉,坐在一起一手托住碗,一手捏糌粑,有說有笑地開啟悠閑的午休時間,這樣的溫馨畫面,幾乎每天都會在服務站點里上演。
“為提供干凈、整潔、人民滿意的宜居環境,我們全力打造‘高質量管理、精細化管理、智慧化管理’的科學管理模式,除了投入287萬元修建了60處環衛工人休息點外,還投入1.82億元進行城市建設,實施風情街、博物館等七處亮化提升改造工程等,整體提升城市環境,彰顯高原新城的現代品味。”湯中華說。
“寬敞的柏油馬路,四通八達的公交車,還有十字路口的文明勸導員,現在的玉樹別提有多方便了。”這是玉樹市民的切身感受。多年來,玉樹市城管局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解民憂、辦實事,以過硬的政治素質、優質的服務水平踐行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漫步結古街頭,城市霓虹閃爍。“四橫十六縱”交通布局車水馬龍,市民騎著共享單車感受著方便與快捷?蛋退囆g中心、格薩爾廣場、博物館等標志性建筑傲然挺立,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整體實現大提升、大跨越,從“環境美、家園美”推進到“人文美、心靈美”,從社區“創文明”到牧區“新生活”,從樸素“自然觀”到文明“生態觀”,加快由“牧民”向“市民”的轉變。
“科技+”提升監管水平
“瓊龍路存在占道經營,請新寨中隊關注。”
“收到,立即前往處理。”
走進玉樹市城管局5樓的信息指揮中心,15塊小屏幕組成的大屏幕上,從城市全景到街巷的細節都清晰呈現。55個數字高清監控攝像頭不僅涵蓋結古大道、民主路等城市主干道,連市區的背街小巷也能清楚看到。占道經營、垃圾成堆、環境污染……為了治好這些典型的“城市病”,玉樹市城管局運用先進技術,打通城市主要領域數據,實現融合共享。智能化的應用場景,全要素的協同監管模式,“全時段、全區域、多途徑”的事件預警網絡和協同治理體系,信息指揮中心通過平臺統一監管執法人員、協管人員及執法車輛等相關信息,實現聯動指揮調度。
近年來,玉樹市城管局不斷推進城市治理智慧化、精細化、科學化發展。“我們綜合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把數據、業務、人員等要素深度整合,不論是公共安全,還是綜合執法,都能迅速發現異常并以‘秒級’速度推送解決方案。確保城市管理問題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反饋,街面秩序井然,市容面貌煥新。”玉樹市城管局信息指揮中心工作人員梅呆拉毛介紹。
為有效加強城市管理,優化人居環境,改善城市生態,玉樹市城管局針對性地提出“綠色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智慧發展”的思路和“宜業宜居宜游宜人”的工作目標。在“智慧玉樹”服務大廳,點擊進入城市信息化的“智慧玉樹”服務平臺,在“天眼”工程的幫助下,市區所有的市政設施、環境衛生、城市照明等情況一目了然,一個手機按鍵就能享受貼心服務,一則留言就能辦成急于解決的事情,一條微信就能讓突發事故及時得到處理。2021年,玉樹市城管局對各公司、各中隊下發工作督辦347起,信息指揮中心受理事件277起,便民服務熱線受理8起,辦結率達到95%,全年群眾滿意度達到100%。
用最貼心的服務為市民解決供水供氣難題,用最快的速度建設行業標桿的無公害結古生活垃圾填埋場,用最有限的資源推進垃圾分類填埋場整改……無論是“柔性執法”,還是智慧城市建設,玉樹市城管局的工作人員始終堅守崗位,以柔性的方式傳遞法治溫度,以溫潤的姿態彰顯法治剛性。點滴細節,不僅彰顯城市文明執法,也體現著城市和諧之美。
如今,行走在玉樹市,感受亮麗市容,體會城市內涵。在這優美環境的背后,正是這一抹藍色身影,幾十年如一日,用執著與堅毅托舉起城市的美好生活,讓群眾感受穩穩的幸福,譜寫著城市管理的新篇章。